wenxuefenx

言教不如身教

有个朋友留言:

     我遇到了一个亲子教育方面的问题。我的女儿今年5岁,每次家里给她买了零食或者玩具,她都会立即拿出去给其他小朋友分发干净,即便有些东西大人告诉她价值很贵,她也毫不吝啬地和别人分享。对于这样的做法我有些担忧,出于以下几点考虑:

 1,因为孩子爷爷和爸爸也是这种人,我多年来亲眼目睹了他们事事付出,什么都不计较,但是并没有换来别人的回报和感恩,只是被他人无休止的占便宜;我女儿的那些小朋友也没有因为经常吃她东西拿她玩具而对她好,反而一来就是向她要吃的。

 2,女儿给小朋友分东西,却从不优先主动和家人分享,我觉得她这样做也未必是出于分享精神,而是为了获得某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,她好像特别享受被一堆小朋友围着马首是瞻的感觉。

 3,我担心孩子习惯了以付出的形式获得存在感,变得没有自我,以后不被人在意

     所以,我有时会告诉孩子,大人赚钱辛苦,有些东西买给你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吃,谁对你好你就对谁好,对你小气的小朋友你也不要对他太大方之类的云云。孩子当然不能理解,她总说我就是教她小气。其实我的心也是虚的,又担心她真像我教的这样做了以后会变成很功利很现实的人。一方面我希望她有分享精神,将来有大胸怀大格局,一方面我又遏制不住自己前面所述的担忧。非常希望得到老师指点迷津,不胜感激。

 

    解析:

1、大人和孩子的价值观念不同,大人无法理解孩子。在大人的眼里一个钻石价值连城,但是在孩子的眼里也许那颗钻石还不如一颗玻璃珠,但是大人就是要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孩子,于是就出现了即便有些东西大人告诉她价值很贵,她也毫不吝啬地和别人分享的说法。孩子有孩子的世界,孩子有孩子的看法,请大人一定不要用自己的经历代替孩子的成长,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知道的事情,不能期望孩子可以马上理解,相反,大人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,大人应该理解孩子的状态,而不是简单地用自己的观点代替孩子的观点。

2、孩子都是向父母学习的。孩子的行为其实跟父母的行为都是一致的:孩子她都会立即拿出去给其他小朋友分发干净,母亲有些东西买给你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吃,说穿了,两者的本质都是用东西来讨好,母亲那么做,孩子就那么学,所以没有必要去怪孩子,相反,应该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应该做出什么改变。父母用东西来讨好孩子是因为父母的眼里只有孩子,孩子用东西来讨好同学,是因为孩子的眼里只有同学,这样的行为结果都只有一个:最终孩子或者同学都不会在意讨好的人,这位母亲已经感受到了,但是自己如果不改变的话,很难改变孩子的。孩子的处事风格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,特别是现在孩子一般都是母亲带的,孩子从母亲那里学到的更多。

3、母亲过于计较付出和得到。孩子爷爷和爸爸也是这种人,我多年来亲眼目睹了他们事事付出,什么都不计较,但是并没有换来别人的回报和感恩,只是被他人无休止的占便宜。付出并非总是为了得到,很多时候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得到,不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看待付出,不要像在市场上买菜一样,付出了几分钱就要买回来几根菜。付出是一种享受,更是一种状态,用一个维度的思维来看待付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惑。

4、言教不如身教。母亲大方地把东西给了孩子,孩子就自然大方地拿了出去,母亲的语言教育要求孩子分清楚对象,哪个孩子对自己好,自己也对哪个孩子好,如果母亲有多个孩子,孩子会马上学会这个逻辑的。但是现在孩子只有一个,孩子从母亲身上学到的就是那种“分享”的精神。我在教女儿的时候,我跟女儿说的很清楚,我的东西她不能乱动,她喜欢拿什么东西去分给别人都可以,但是分的东西必须是她自己经过努力得到的,而不是简单地从我们这里拿了,然后转身就分给别人。是她自己经过努力的东西,她自然会懂得珍惜,她自己会知道怎么处理。

5、母亲的担心太多了。孩子现在还小,她的世界只有母亲一个人,几乎所有的处事风格只能从母亲那里获取,渐渐地她会长大,她会有更加宽广的世界,她也会有更多的人用事实教育她的,只有母亲懂得放手,懂得让孩子渐渐学会独立,孩子的世界充满希望。母亲的担心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担心,从字里行间看到的就是母亲的焦虑,这种焦虑正是她自己目前的困惑,所以她想用自己的经验阻止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,可惜母亲没有想到的是:自己的困惑就是源自自己的思维,如果自己的思维没有改变,这个困惑会一直存在的,现在还要用这个思维来指导孩子,如果没有其他的干扰,孩子必然走母亲的老路。

教育即修行,上天给了我们孩子,就是给我们一个反思的机会。不敢用我们已经走了这么多路、经验一定比孩子丰富的心态来教育孩子,我们走过的路是我们走过的路,孩子面前的路跟我们走的路不一样,怎么可以简单地复制我们的经验呢?


保健牙齿,QQ群号:258351981;养生智慧群,探讨养生,QQ群号:215972392。欢迎有缘的朋友加入。

评论

热度(1)